——2006年11月16日在西宁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
本届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计划,提前五年实现了经济总量翻一番的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37.6亿元,年均增长13,9%,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39.1%提高到43.7%;人均达到1405美元,年均增长9.1%;固定资产累计投资377亿元,年均增长13.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79亿元,年均增长18.4%;全社会消费晶零售总额实现104.4亿元,年均增长11.7%。预计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可达到2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可达到14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可达到14亿元,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建设了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南新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比2001年增加18平方公里。建成了南绕城快速路、南北过境公路等城市骨干道路工程,形成了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城市道路骨架和环状交通网。完成了盘道水库枢纽、湟水河部分河道综合治理、第一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了第七水源一期、第二污水则理厂等重点工程。建成了中心广场等城市公共设施。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宁静"55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38平方米,人均拥有水面1.5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2%,全年优良天气率达到85%,实现了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的目标。
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特色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一、二、三产结构比例由2001年的7.3:36.8:55.9调整到2005年的4.8:45.7:49.5。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特色优势作物种植比重由2001年的63%增加到2005年的70%。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由2001年的44.9%提高到2005年的50%。工业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82亿元,年均增长2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7亿元。工业园区从无到有,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5亿元,年均增长110.6%。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增加值年均增长10.6%,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城市发展机制不断创新。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取消丁农业税,农民负担比2001年末人均减少40.61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企业体制机制发生了明显变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组建了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全市35个单位的362项审批事项由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实施,取消了395项审批事项。着力创造宽松环境,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2001年的23%提高到2005年的27.5%。财税、投融资等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成功搭建了城市发展投融资平台,经营城市的能力明显增强。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扩大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成功举办和承办了“藏毯展览会”、“青洽会”、“郁金香节”、“环湖赛”等大型活动,累计引进省外资金89.3亿元,合同利用外资3.8亿美元。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强科技进步工作,一批新的技术得到开发、推广和应用,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布局结构,新建了6所中学,完成了16所学校的高中扩招、40所希望小学援建和103所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工程,改造和新增中小学教学用房56.3万平方米,城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解决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建立了市、县(区)两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全力做好“非典”等突发性疾病防控工作,应急救治能力得到增强。积极推动广播电视和文化事业发展,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7%和98.6%。实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千分之九内。社区建设得到加强,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普及,各类赛事活动蓬勃开展。审计、监察、统计、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气象、防震减灾、残疾人等事业得到新的发展。
广大群众不断得到实惠,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97元,年均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93元,年均增长11.6%。预计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到92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2857元。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由2001年末的13.9平方米增加到19.2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1.9平方米增加到27.5平方米。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不断推进,初步建立了以城市低保为主体,以住房、医疗、就业、教育、取暖和法律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制度,不断提高社会最低保障、公益岗位等特殊行业工资水平和社会救助人员的救助标准,积极解决“三无”低保户住房和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问题,基本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参合率达到92.6%。安置各类下岗失业人员1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实施定点帮扶、整村推进等扶贫攻坚计划,累计投入各类扶贫开发资金5.5亿元,解决了13.1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20万人、26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2005年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30万人次,比2001年末增长58%。
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政府行政能力不断提高。全面实施“四五”普法,全民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平安西宁”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双拥”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做好人民来信来访工作,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得到妥善解决。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学习教育活动,政府公务人员的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进政务公开,简化行政审批事项,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听取各民主党振和工商联的意见及建议,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得到加强。共办理市人大议案3件、代表建议601件、市政协委员提案建议805件。制订、修改和颁布政府规章25件。
各位代表,通过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五年来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的良好局面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及市委正确领导和全市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结果,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效监督和支持,与市政协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帮助是密不可分的。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句奋斗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和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向中央驻宁单位、省直各部门、人民解放军驻宁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西宁建设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市不强、民不富”仍然是我们的基本市情,还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区域发展还不平衡,资源、环境、人才、资金、技术压力加大;公共服务比较薄弱,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经济总量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城市的载体功能还不强,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政府的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行政效能、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于部作风建设需要加强。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目标与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们加快发展,富民强市,构建和谐西宁,建设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青藏铁路全线贯通以及国内外生产要素和产业向西部转移步伐的加快,都为我市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与此同时,国家加强土地、信贷、环保、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调控,对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此,我们要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努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中共西宁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今后五年,全市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做强西宁、服务全省,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扩市提位、工业强市、服务业活市、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确保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努力把西宁建成山清水秀、文明开放、人民富裕、和谐稳定的青3e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再翻一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和谐西宁建设取得新进步,西部大开发取得新进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新成果,使西宁成为青50高原区域内投资环境优良的创业城市、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改革开放的先行城市、内涵丰富的文化城市。
主要预期指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累计达到900亿元,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3.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八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工作一定要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发展的艰巨性,不断增强发展的信心,一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依靠全市人民的力量干事创业,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ji个统筹”,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扩大经济总量,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坚持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并重,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加大城市建设投资力度,创新城市管理体制,营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城市运行环境,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形成中心城市、小城镇和农村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积极推进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开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领,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三农”工作,深入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着力推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确保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逐步把西宁建成全省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和农牧业产业化发达的区域。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和“家富、村美、民乐、人和”的目标,全面落实各项任务,使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进一步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对“三农”的投入稳定增长。每年完成一批为农民办实事的项目,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着力增加农民收入。今后五年内,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4000元以上,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此基础上再翻一番。搞好村庄规划和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太阳能,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重抓好盘道水库灌区配套工程建设,新建西纳川水库,扩建云谷川等中小型水库,加快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3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大力提升农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积极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种植业,着力培育优质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等主导产品,加快发展花卉、苗木、乳业、食用菌、中藏药材和优质饲草等新兴产业,建设一批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到“十一五”末,优质高效农作物比重达到75%以上。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加快生猪、奶牛、肉牛等养殖基地建设,使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60%。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把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与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到“十一五”末,全市特色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优化务工环境,疏通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工有序流动,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路子。每年输出农村劳动力30万人次,其中输出长期相对固定农民工2万人。加强扶贫攻坚工作,以西宁在全省率先脱贫为目标,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计划,力争2007年全市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实现温饱,到2010年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加强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牧业信息网络体系,通过网络把市场、企业、基地、农户联结起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大农牧业科技投入,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良种引进、繁育和推广步伐。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引导农民生产优质农畜产品。大力扶持和兴办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培养一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人和经纪人,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和优势产业化进程
加快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围绕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构建以重化工业和高原特色资源精深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确保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
大力发展基础原材料工业。依托丰富的电力资源,推进高载能产业和下游延伸产业的发展,构建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把西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材料产地之一。在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坚持高载能与高科技、先进生产工艺相结合,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铝、铜、镁、铅、锌等精深加工产业,积极发展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等系列产品,培育和延伸油气化工、盐湖化工和煤化工等产业链,加快锂、锶、钠等盐湖资源精深加工产品开发。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开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不断提高机械行业生产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机床、量具刃具、环卫设备、石油机械等产品,培育和发展行业竞争优势。加快建材行业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开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环保产品。着眼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培育发展集资源、加工、品牌为一体的冶金产业集团。
突出发展特色轻工业。依托高原生物资源,发展特色轻工业。围绕沙棘、菊芋、大黄、蜂产品等优势生物资源,加快生物制品等产业的发展,培育品牌产品,壮大龙头企业。整合中藏药资源,加快中藏药材基地建设,开发一批中藏药新品种,优化中藏药产业链,促进传统中藏药产业向现代医药发展。依托高原农畜产品资源,发展特色轻工业。积极发展青稞、蚕豆、马铃薯及牛羊肉、乳制品等特色产品的精深加工,形成产业集群。依托民族文化优势,发展特色轻工业。加快藏毯、少数民族服饰晶、工艺美术晶等产业发展,促进产品系列化,做大规模,做响品牌,把小商品做成大产业。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产业,围绕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和军工配套产品等领域,加大研究开发力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开发和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推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提高企业生产、销售和服务的自动化、网络化水平,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提升工业综合素质。
加快园区经济发展。紧紧围绕把开发区建设成为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要求,全力推进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把东川工业园、甘河工业园、生物产业园建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工业园区,实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t8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到20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0%以上的目标。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大力实施“服务业活市”战略,以增加总量、优化结构、提升素质、扩大就业为着力点,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兴服务业,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使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
着力推进旅游业发展。西宁是青藏铁路的起点,作为交通枢纽,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建成运行,其区位优势得到显著提升:我们要抓住这个历史性机遇,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全力打造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围绕民族文化、高尿入文景观等资源,加快旅游景区及生态休闲旅游区的建设,精心开发以西宁为中心的旅游精晶线路。强化旅游管理和服务,形成规范的旅游服务机制。大力发展旅游交通、餐饮住宿、文化娱乐、运动休田和旅游购物等相关行业。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邮苑宾馆等一批星级酒店,增强接待服务能力,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使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逐步把西宁建成全国知名的高原特色生态旅游集散地和区域旅游生活娱乐服务区。
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积极培育和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提高行业综合竞争能力。完善农村商业服务网络,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重点抓好朝阳物流园区、城南国际藏毯城和保税仓储区建设。结合旧城改造,加快城市中心商务区建设,完成水井巷、商业巷商务区改造和城东区各专业市场建设。加快城东区中下南关等富有民族特色的餐饮街(城)、城北区立体生态农家乐等建设,促进餐饮业向重特色、重文化、重品牌的方向发展。
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培育社区服务业,增强和扩大社区在促进就业、文化、卫生、养老、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服务功能。以信息技术推广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加快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政府、企业、公共领域及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和完善资产评估、科技、会计、法律咨询、公证等中介服务体系,推进中介组织专业化发展。积极推进金融保险服务业发展,加强银政、银企合作,提高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完善房地产业区域布局规划,坚持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并举,实行集中连片和整体开发,完成周家泉、饮马街、建国路等片区改造,加快19个改善城市景观的项目建设,提升老城区形象。大力发展以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供给体系,不断调整住房结构,进一步激活住房二、三级市场,完善各级房屋交易市场功能,延伸房地产业消费链,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
(四)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重视社会民生
按照建设和谐西宁的要求,大力改善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加快致富,以创业促进和谐。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和创业能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再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建立健全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城市居民和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养老服务体系和困难家庭援助基金。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灾民救助等制度,不断提高救助水平。
大力推进教育和科技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把西宁建成全省的“教育服务中心”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调整优化布局,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实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完善“两免一补”等教育资助政策,实施教育提升、薄弱学校改造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到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建设创新型西宁,使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人才成长和聚集的良好环境,重点加快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步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不断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专科医院为辅助、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为补充、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巩固和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水平,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加快文化及其他社会事业发展。扎实推进“文化西宁”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建成高原文化艺术中心、西宁文化传媒中心、西宁科技馆等文化设施,开发利用泉水资源,保护好古建筑和名树古木。充分挖掘西宁文化内涵,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丰富文化活动,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全体市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强监察、司法、审计、统计等工作,关心支持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全面促进社会和谐。
(五)加快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消除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加快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提高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水平,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政企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不断规范行政权力,继续清理、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完善政府重大决策咨询听证制度、政府行为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同时,加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市场化,完善公益性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乡镇机构改革,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责任明确、财政分级负担、经费稳定增长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做好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切实提高基层政府经费保障能力。积极创新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消除加重农民负担的体制性因素,从制度上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推进财政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乡财县管、财政转移支付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采购管理体制,规范政府采购程序。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融资和偿债机制,努力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进一步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整合城市资源,把资源变资产,把资产变资金,把资金变成投入,实现资源、资产、资金循环流动的良性机制,增强城市自我发展能力。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不断扩大中小企业群体。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规范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加强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以企业持续快速发展为目标,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加大改革和资产跨企业、跨行业重组力度,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到“十一五”末,全市个体私营经济户数达到8.6万户,从业人员达到40万人,实现产值100亿元。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主动把我市的开发建设同国内外的企业、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和资源结合起来,加快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与上海浦东新区等友好城市的区域经济合作,拓展经济文化交流与协作领域,在共同合作、优势互补中实现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发展新的合作伙伴,拓展合作空间。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确保外贸出口总额稳定增长。不断调整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投资环境,把对内招商和对外招商结合起来,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增强招商引资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和知名品牌,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水平。“十一7r"期间力争引进省外资金350亿元,合同利用外资达到15亿美元。
(六)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深入实施“扩市提位”战略,不断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和谐发展。
不断提高城市规划水平。立足于城乡土地资源、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人口资源的综合开发,科学合理和统筹安排城市发展布局,加快编制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分区规划和重点建设区域的详细规划,进一步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指导性。严格执行各类规划的审批审核制度,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拉伸城市骨架,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城市由单中心结构向多单元、多中心、多功能城市格局转变,新增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
抓好城市重点项目建设。集中精力加快海湖新区开发建设,把海湖新区建设成为集商贸金融、科技文化、旅游服务、行政办公、居住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新城区。继续推进城南新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加快藏毯、休闲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建设南环城高速路等一批城市道路骨于工程,改造提升城市主干道等级水平,“十一五”末基本形成“四横十一纵一环”的路网系统,把西宁建成全省公路总枢纽和交通运输中心。加强城市道路跨水桥、跨线桥建设,公路铁路交叉口全部实现立交。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小城建项目,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同时,积极配合省上做好铁路、民航等重点项目的配套服务工作,支持项目顺利实施。完成第七水厂一期工程,逐步关闭工业自备水源。继续实施市区和城镇河道水系治理工程,完成31公里河道治理及宁湖扩建、鲁青公园和西川人工湿地等重点工程,人均水面达到2平方米。建成第二污水处理厂和城南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第三污水处理厂。抓好城市亮化工程,重点实施火车站、中心广场、新宁广场及城市主要街道路灯、楼体、霓虹灯亮化工程。
加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步伐。以建设生态型城市和高原山水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南北山绿化工程,建设好浦宁友好园、湟水森林公园、西山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力争2008年使总面积48平方公里的大南山绿色屏障一期工程初见成效。继续抓好城市出口道路景观林带、河道两岸绿化工程、生态游园及街头绿地建设。完成浦宁之珠、城南新区西宁自然公园、青唐城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和人民公园、儿童公园改造工程。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城市绿地率达到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宁静”工程,巩固“煤改气”成果,继续提高城市优良天气数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建成区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结合青藏铁路复线建设,组织实施好北山特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搞好铁路沿线及周边地区的整治和开发建设。坚持不懈地推进“四创”工作,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向国家文明城市迈进。
努力建设节约型城市。把节约资源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办法,加强规划和引导,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厉行节约,形成全社会节约资源的良好风气。大力推广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抓好工业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加快城市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水平低的工艺和设备,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资源,加大土地的整理复垦力度,关停城市周边的砖瓦厂、采砂场,禁止砂石、粘土等资源的滥采乱挖现象,促进城市发展走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集约化道路。建立和落实资源节约和节能降耗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突出区位优势,加快各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相互协调、竞相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各区在进一步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按照把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要求,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增强和提升经济发展能力,完善服务功能等方面人手,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商贸服务、旅游、文化等产业,加快商贸中心区建设,强化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发挥在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各县要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强设施农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和农区畜牧业,构建特色农牧业生产体系;积极参与工业产业分工协作,突出发展中小企业群体,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大力发展藏毯加工、特色旅游、文化等产业及相关服务业,不断繁荣县域经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七)着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
加强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扎实推进社区建设。全面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完善居(村)民自治,支持居(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发挥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不断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理顺市、区权责利关系,充分放权让利,着力解决城市管理的事权问题,做到责权利相对等,管理重心下移。不断推进城市市政、环卫、绿化等管理体制创新,加快市场化运作步伐。推进殡葬改革,提高殡葬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社会公德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的素质,增强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改革,实施相对集中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依法严厉打击破坏城市公共设施的行为,使城市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屑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政府应急中心,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和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落实各级政府的工作责任,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从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等方面人手,加强基层和谐社会建设。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科技强警,完成“三台合一”工程,提高城市网络化管理水平。高度重视稳定工作,广泛开展“平安西宁”创建活动,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到基层,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着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抓好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和人民防空建设。改革和加强杜区警务工作,打造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平台。
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今后五年的政府工作,如期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是新一届政府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我们要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不断提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能力,着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人民政府,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加快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坚持不懈地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服务方式的创新,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各类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政府服务人民和管理社会的水平。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去服务,把履行政府职能的着力点放到为企业、为基层、为群众搞好服务上来,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幸福安康放在心上,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务实高效,建设效能型政府。大力倡导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把唯实、实干、抓落实作为各级政府公务员的一种行为规范,作为一种干事业的境界和风气。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大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协调和督查力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流动和激励机制,加大考核力度,调动广大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全市形成想干事、会于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公务员法》,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权限,完善政府部门工作制度,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正确行使行政权力。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把政府管理经济社会行为纳入依法运转的轨道,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提高工作透明度,建设阳光型政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畅通监督渠道,提高行政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和建议。不断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民主决策机制,使政府的工作思路和措施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加强作风建设,建设廉洁型政府。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讲实话,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切实加强政府廉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塑造良好的亲民、爱民、珍惜民力的政府形象和干部形象。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西宁美好未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努力工作,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西宁建设成为山清水秀、文明开放、人民富裕、和谐稳定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