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报告
西宁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西宁市发改委:http://www.pssalt.com    来源:    创建时间:2006/3/6 0:00:00    
—2006年1月21日在西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f28365主任 杨宝林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西宁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5年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和指导下,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七次全委会的部署,认真落实加强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努力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和困难,全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主要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06.27亿元,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2%;第二产业增长20.4%;第三产业增长9.5%。 (一)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和农区畜牧业,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8%;优势作物种植比重达到70%;落实“订单”农业89.9万亩;全年贩运、出栏牲畜250万头(只),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围绕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市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就业29.9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2593元,增长11.7%。 (二)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工业经济在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产成品价格下降、铁路运力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下,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地区完成工业增加值82.04亿元,增长24.5%;工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39.8%,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73亿元。各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0.3亿元。 (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进一步强化项目工作,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南北过境路、海山桥、盘道水库枢纽工程和9条通乡油路等重点建设工程顺利完成。全年完成地区固定资产投资115.63亿元,增长17.3%。继续开展绿化“三环”战略,启动了大南山风景区建设,新建58处城市街头绿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38平方米。巩固“煤改气”成果,城市优良天气率达到85%。“四创”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实现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的目标。 (四)社会消费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成功举办和承办了郁金香节、青洽会、环湖自行车赛、国际藏毯展览会和民族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6亿元,增长13.9%。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16.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88亿元,增长25.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1%。积极推进财税改革,加快培育财源,狠抓增收节支。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9亿元,增长17.5%。组建了城市投资有限公司,开展了“投资环境治理年”活动。加强了与上海浦东新区等友好城市(城区)的交流和协作。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49项,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3亿元,比上年增长25%;合同利用外资1亿美元。 (五)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97元,增长10.1%。实施了中英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项目;解决了107户“三无”低保户的住房问题和城市低保家庭的冬季取暖问题;优先安置619名“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5%;继续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年内解决了42个绝对贫困村、8300户、37693人的温饱问题。积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教育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三所中学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三县医院传染病科改造项目交付使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全市年末总人口209.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18‰以内。文化、体育、民政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发展。 在全面完成2005年计划任务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二是产业发展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务艰巨;三是已开工建设的大项目少,投资规模小,继续保持投资持续增长的压力增大;四是城市建设和发展水平与现代化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服务全省的能力需要大力提高;五是社会发展任务重,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不健全、保障水平低,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繁重。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做好2006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巩固和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至关重要。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精神以及“十一五”规划发展的总体安排,2006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七次全委会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全委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发展与和谐主题,深入实施“六大战略”,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扎实搞好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扩大改革开放,统筹协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积极促进和谐西宁建设,力争在加快发展特色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建设新农村上走在全省的前列,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结合“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06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14%;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上年降低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增长1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 ——居民消费价格控制在3%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三、2006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重点,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切实做好“三农”工作,力争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5%。 抓好规划,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扶持新经济组织、培育新农民、塑造农村新风貌和创建乡村好班子为着力点,重点做好乡村道路改造、清洁能源建设、人畜饮水工程、村容村貌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具体实施方案,编制好建设项目,争取国家支持,分步组织实施。把多巴镇作为试点,并将北山特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海湖新区开发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纳入新农村建设,多渠道争取建设资金,尽快启动。 强化基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完成礼让渠等万亩灌区改造工程,改善农田灌溉面积5万亩;完成中岭和大哈门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认真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造中低产田28万亩。加快人饮安全工程建设,解决4.8万人、4.1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提高村级道路等级。抓好“一池三改”等项目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广播、电视、电信“村村通”工程建设,提高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服务水平。 优化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市郊以发展精品农业为主攻方向,建设稳定、高产、高效的蔬菜和花卉商品基地;三县以产业化基地建设为核心,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建设油菜基地50万亩,蚕豆23万亩,马铃薯15万亩,饲草5万亩,蔬菜4.5万亩,中藏药材2.5万亩。抓好设施农业、无公害蔬菜基地、良种工程、十项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粮药套种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市“订单”农业面积达到90万亩以上,新建日光节能温室4000栋。 做强农区畜牧业。继续优化畜牧生产区域布局,扩大规模养殖,抓好奶牛、生猪、羊等畜种改良工程,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畜牧业快速发展。抓好“西繁东育”、“自繁自育”工程,新增贩运、育肥、出栏牲畜36万头(只),加快设施畜牧业发展,新建各类畜棚6000栋。力争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2%。 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突出抓好“阳光工程”技能培训,通过订单、定点、定向培训方式,围绕藏毯加工等纺织行业、沙棘等农畜产品加工、物流等服务业以及建筑等行业,重点培养农村青壮年和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及乡村劳务输出带头人,使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季节工向长年就业转变,全年完成农民技术培训25万人(次)。通过农牧业内部消化、省内外转移、家门口创收和进城务工等多种方式,力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0万人(次),其中新增长期相对固定农民工2万人。 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壮大乳品加工业;延伸油菜籽、马铃薯、蚕豆等大宗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引进蔬菜保鲜加工等新项目,提升我市蔬菜加工能力;在沙棘、食用菌、菊芋、亚麻、花卉、中藏药材加工等方面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和工艺,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把有本地优势和发展前景的项目做大做强。加快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民协会建设,在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农业生产的群体优势和规模经营。 实施整村推进,搞好开发扶贫。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坚持开发式扶贫,继续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力争解决50个村、10330户、4.55万人的脱贫问题。 (二)发展特色工业和优势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 围绕把西宁建成青藏高原的工业中心和以资源加工转换制造为基础的特色工业城市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延长产品链、产业链,降低能耗,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打造产业集群,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2006年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 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项目进度,确保电解铝、电解锌、碳素、铬铁等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尽快开工建设工业硅等项目;加快落实项目业主和外部配套条件,力争多晶硅等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发展油气化工、盐湖化工和煤化工等产业的精深加工产品,拓宽化工产业发展空间。加快项目配套条件的落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确保氯酸钠、PVC等一批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运用先进技术提高制造业的生产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出口创汇产品。建材行业提高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特种水泥和高标号水泥,开发节能环保产品,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冶金行业重点发展集资源开发和加工于一体的企业集团。积极做好项目的配套服务工作,确保特种车改装、特种数控重型机床等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尽早开工建设曲轴生产线等项目。 依托特色资源,积极发展高原动植物加工业。做大藏毯产业,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市场份额,尽快建成青海藏羊地毯公司年产60万平米藏毯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民族特色产品,切实加强民族服饰等项目建设,加快把小产品做成大产业。积极落实外部配套条件,加快10万吨液态奶加工项目建设,尽早投产达产;加强项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开工建设沙棘综合利用等项目。整合现有中藏药企业资源,建立现代营销网络,促进传统中藏药产业向现代医药发展。开工建设大黄产业化、三普药业药品扩能改造等项目。 发挥聚集效能,推动园区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园区的综合配套和服务能力。合理划分园区的产业布局与结构,加大园区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提高园区土地使用效率。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立足全省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布局,认真做好分析、研究,主动加强沟通、联系,积极推荐特色优势项目,切实做好产业和项目的引进和入园工作。 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积极探索和逐步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冶金、电力、化工、建材和医药等行业为重点,加快建立和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加快引进、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强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消耗管理,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三)以特色旅游和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以增加总量、优化结构、提升素质、扩大就业为着力点,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切实提升第三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着力打造特色旅游业。继续扩大“夏都”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好青藏铁路旅游带开发配套服务工作,加快建设高档次的旅游星级宾馆,提高旅游服务的档次和水平。加快大南山生态旅游、城南新区温泉度假村、青海特色餐饮一条街等项目建设。抓好塔尔寺民族文化展示中心、群加国家级森林公园、沈那遗址、虎台遗址、湟源石刻文化走廊等景点建设,大力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继续举办和承办好郁金香节、青洽会、环湖自行车赛等大型活动,逐步形成文化体育与旅游活动互动的良好发展格局。2006年力争旅游业收入增长17%。 抓好物流园区建设。围绕建设朝阳物流园区,完成园区内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办公、信息交流等服务设施建设进度。启动一批食品、百货、农畜产品等专业物流配送项目,发展集运输、仓储、配送、包装、加工为一体的物流平台,增强物流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藏毯集散地建设。重点抓好青海国际藏毯城项目建设,加快青海藏毯会展中心改扩建、藏毯专业展馆、保税仓储区、羊毛交易中心、藏毯产业研发及培训中心建设进度,大力延伸藏毯产业链,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形成规模优势。办好藏毯展览会,打造藏毯研发、生产、销售、交易平台,努力把城南新区建设成为“世界藏毯之都”。 大力改造商贸流通业。加快组织实施水井巷、商业巷等商务区重点改造项目,抓好城东区5个专业市场建设。以国家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契机,加快农畜产品批发、农牧业生产资料市场建设,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拓宽消费品进入农村的渠道。不断优化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推动居民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四)加强投资和项目工作,努力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 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需要,主动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切实做好项目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保持投资的持续增长,努力实现以大项目、大招商引来大投资,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扎实做好资金争取工作。及早做好相关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抓紧成熟项目的审核和申报。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联系和衔接,继续突出抓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社会事业、新农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的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 加强项目前期和管理工作。结合“十一五”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实施,对2006年拟开工的项目尽快落实审批、核准及相关手续,协调解决土地落实、征地拆迁、建设方案、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超前完成相关前期准备工作。搞好项目库建设与动态管理,充实长远项目储备。突出抓好国债和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四制”的落实工作,加强建设项目从立项、审批、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管理。积极适应国债资金向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倾斜,进一步探索量大、面广、规模小的国债项目建设管理机制。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创新招商引资思路,加快引导外来投资投向我市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做好工业、物流、基础设施、旅游、商贸等领域的招商引资。积极探索项目融资、三权(股权、期权、债权)融资和利用中介组织代理招商、委托招商等新的招商方式。认真执行各项优惠政策,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抓紧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对达成合作协议的项目,加强服务和衔接,力争使协议变成正式合同;对已签约的项目,积极做好各项配套服务,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力争2006年合同签约额300亿元。 (五)加快拓展城市空间,不断增强城市载体功能 深入实施扩市提位战略,以新区开发带动旧城改造,坚持建管并重、建管并举,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加快城市路网、水网、绿网、亮网、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拓展城市空间,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改善城市面貌。 力争在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坚持整体规划、有序开发、综合配套,切实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海湖新区开发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新区配套设施,启动海湖新区综合开发建设工程。重点做好征地拆迁工作,进行道路、桥梁及电力、通讯、供排水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在加快新区开发建设同时,围绕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实施旧城改造,坚持联片开发,整体推进,杜绝零星插建。实施建国南路及周家泉片区开发建设工程,以建国南路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周边土地升值与开发,将该区域建设成为城市商业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城东区加快发展。 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路网建设。以实现“内联外接、节点畅通”为目标,做好争取和服务工作,力争尽快启动南环城高速路建设,进一步抓好朝阳东路、南川西路、祁连路、南山路等城市道路大修整治和城区小街小巷道路改造及平改坡建设。水网建设。完成鲁青公园建设。加快西川人工湿地建设、海湖桥至湟水桥段河道治理工程。抓紧实施北川河综合治理、灾害沟道治理及东郊湿地等生态水系建设工程。绿网建设。完成大南山绿色屏障工程、西宁湟水森林公园、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及大南山主骨架道路74公里。开工建设浦宁之珠及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管网建设。加快第七水厂一期及输水管线工程建设,改造城市排水管网34公里、供水管网26公里;进一步强化城市供电、供气等市政设施管网建设,做好各主要街道管线的“入地”工程。亮网建设。对“三片一线”及十二条主要大街区域内的亮化、灯饰进行改造和更新,对城市重要景观照明进行组团联网和区域集中监控。 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改善城市形象。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认真落实区域环境卫生责任制,以背街背巷、各类市场、城乡结合部、铁路和高速路沿线为重点,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改变“脏、乱、差”现象。继续加强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公厕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状况。健全机制,加强巡查,确保违法建设控制与查处工作取得根本成效。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公交站、点建设,拆除旧站亭160个,新建站亭443个;加强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工作,逐步提高出租车车辆档次和服务水平。 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坚持整体规划、分步推进、联合开发,加强房地产业的区域规划布局,实行土地资源的集中连片和整体开发,通过外引内联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管理水平高、开发规模大的房地产企业集团。大力发展以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供给体系,进一步激活二、三级市场,完善各级房屋交易市场功能。延伸房地产业消费链,强化房地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六)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因地制宜、治管并举,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积极探索建立符合西宁实际的节约型社会模式和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生态环境面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城市生态建设工程”,重点做好八一路至南绕城段35公顷城市生态隔离林带建设,完成西塔路、宁大路两侧51公里绿化工程,建设40处城市绿地,新增园林绿地210公顷,逐步形成高原城市的绿色生态走廊。进一步加大三县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及封山育林建设力度,认真做好退耕还林(草)和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实施北山特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整合片区内土地,改善市容市貌,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城市景观。切实抓好市郊及三县居民集中地区灾害沟道的整治,完成100平方公里的治理面积。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契机,加大环境保护工程实施力度。继续推进“蓝天工程”,进一步搞好大气污染治理,全年优良天气率达到86%。全面推进“碧水工程”,开展城市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和技术改造,提高污水处理和再利用率。积极推进“宁静工程”,开展噪声专项整治工作,解决交通、工业企业、建筑施工以及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问题,建成区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强餐饮、建筑垃圾处理及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工业废气、废渣综合治理力度,建设铬废渣解毒处理及土地修复工程项目。 (七)不断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 围绕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积极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建立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加快乡镇区划调整工作,在省上统一安排部署下,稳步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创新城市建设的机制。切实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非政府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加快推进项目“代建”工作,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和实施方式。进一步盘活城市公共资源要素,加快在供地、供水、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城市公用事业和有收益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方面的市场化改革步伐,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切实发挥好城市投资有限公司的作用,整合和盘活城市国有资产,提高政府融资信用;加快建立、引进和推广可转换债券、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项目融资等新型融资工具,不断拓宽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需求。 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理顺职能分工,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和行政监督机制,推进电子政务,加快推进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继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转变机关作风,简化办事手续,提高“一站式”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继续推进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单位改革,整合资源,调整布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进程,重点推动资产重组、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综合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贯彻落实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放宽行业准入,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国家法律未明确禁入的任何领域。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健全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向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经营水平,加快产品开发,增强竞争能力。 (八)加强社会综合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和谐西宁” 以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平安西宁”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西宁,使发展与改革的成果不断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继续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大再就业政策落实力度,开展好“再就业援助行动”,发挥街道社区平台的作用,做好 “4050”、“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积极推进“政策实效”行动,使实现再就业的人员切实享受到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推进就业服务的专业化、制度化和社会化。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继续实施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型。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服务和权益维护及劳务输出、输入的双向对接,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等群体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按照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城市的经验和全省的统一安排,积极探索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改进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加快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规范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进一步扩大覆盖面。继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以保障大病为重点,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保障方式,建立服务城镇各类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继续重点推进高风险企业、重点行业以及重点人群特别是农民工等就业弱势群体的参保工作。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继续做好城镇低保人口的住房、冬季取暖、医疗和就学救助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 大力开展“平安西宁”建设。继续完善“网格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建立打、防、控、管一体化社会治安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和危害社会治安的黑恶势力,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快科技强警步伐,完成“三台合一”工程建设。切实做好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贯彻落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九)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健康需求和公共服务需求。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加强基础教育,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继续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抓紧新建学校建设,完成海湖路小学、树林巷小学、光明小学建设。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加快转化薄弱学校,完成西宁十五中、西宁九中教学楼建设。实施农村教育提升工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完成三县64所中小学危房改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完成第一职业学校和新世纪职业学校实训楼。继续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体子女的上学问题。 加强科技工作。突出抓好科技项目的实施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围绕特色农业、中藏药、优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节能与环保技术示范等重点领域,加快科技项目实施进度。引进推广油菜、蚕豆等高产优质高效农作物品种。积极推广设施农业、旱作农业先进适用技术。 ­­ 完善和建立公共卫生长效机制。建立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指挥网络和西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中心,筹建西宁市急救分中心,建设中古友好眼科医院、西宁久美藏医专科医院、湟中、湟源县医院门诊楼。加强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一批乡镇卫生院改造项目。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扩大社区卫生覆盖面,改善城中区滨河路等社区卫生服务站设施条件。继续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巩固和提高农民参合率。 继续加快文化、广播电视、体育、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快广播电视技术改造步伐,实施广播电视设备升级改造工程和西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力争开工建设西路军纪念馆,做好西宁高原艺术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展经常性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体质,建设城西区健身中心、宁湖水上运动中心,完成西宁市体育中学综合训练楼。加强人口及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21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各位代表,实现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有效的措施,克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全面完成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建设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